2017年8月16日,2017国际山地旅游暨户外运动大会在黔西南州开幕。
贵州因山而名、因山而特、因山而灵,是山的王国,素有“公园省”之美誉。山地是多彩贵州最美的风景,也是贵州人民最美的乡愁。
“贵州发展山地旅游、开展户外运动,具有得天独厚的条件。”山地和丘陵面积占全省总面积的92.5%,峰林、峡谷、天坑、石林、溶洞遍布,全年有300多天可进行户外体育休闲运动,拥有发展山地户外运动得天独厚的地理资源。
随着国发2号文件的贯彻落实与生态文化旅游创新区的推进建设,贵州被列入国家生态文明试验区等命题升华,以及国际山地旅游暨户外运动大会等平台搭建,贵州山地户外运动产业快速发展,打造国际山地户外运动目的地的目标也日益清晰,进一步唱响“山地公园省 多彩贵州风”品牌。
#FormatImgID_1#
滑翔伞爱好者在牂牁江飞行
创新挖掘潜力 品牌赛事引领发展
8月16日,作为2017国际山地旅游大会主体赛事之一的晴隆“二十四道拐”中国汽车拉力赛拉开帷幕,让国内外参赛选手体育在“玩车”的同时,领略黔西南州神奇秀美的自然景观和深厚凝重的文化底蕴,对宣传黔西南、推介黔西南将发挥极大的促进作用。
“贵州是全国较早开展山地户外运动和举办山地户外运动赛事的省份之一。”贵州省山地户外运动中心工作人员介绍,利用独有的山地资源,贵州不断打造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山地户外运动赛事,在9个市州以及地区都有各自的特色赛事,除了区域性的赛事,还有全国性的赛事以及国际挑战赛。
黔东南州、黔南布州清水江、都柳江纵横境内,重点打造了漂流、皮划艇激流回旋和龙舟为特色的水上全民健身运动。目前,“施秉县杉木河漂流节”、“下司皮划艇激流回旋赛事”已成为当地体育旅游品牌项目。
全国高山滑雪青少年邀请赛开赛暨贵州省第一届滑雪节比赛现场
六盘水市和毕节地区,乌蒙山脉重峦叠嶂,是开展汽车运动和山地自行车运动的理想之地。全国汽车拉力赛六盘水站比赛已连续举办多年,成为国内汽车拉力赛的重要赛事;毕节百里杜鹃花山地自行车赛每年吸引国内外选手前来参赛。
遵义则弘扬红色文化,在历史名胜娄山关举办国际山地越野挑战赛。此外,贵阳清镇越野跑比赛、铜仁梵净山的野外挑战赛、龙里县的滑翔伞优秀选手赛等已形成传统。
越来越多的贵州体育旅游精品项目和线路脱颖而出,走向全国、享誉海外。今年6月,国际山地旅游暨户外运动大会更是作为贵州省唯一一个赛事,入选“国家体育旅游精品赛事”名单。
安顺紫云县凸格河国际攀岩节
目前,贵州入选中国体育旅游项目总数达48项,其中有12条体育旅游精品线路入选国家名录,精品项目数量和入选率均位居全国前列。一批批特色鲜明、产业要素丰富、极具引领价值的山地户外运动精品赛事和线路,不断加快山地户外运动目的地星级建设。
“山地户外运动是绿色的朝阳产业,无论在城市还是乡村,都展现出对拉动经济增长、提高人们生活水平的强劲力量。”贵州省体育局局长张玉广说,贵州围绕山地户外全域规划、全年体验、全民参与,努力做到一地一品一特色,因地制宜的构建全省山地户外运动发展体系,统筹全域发展。
贞丰三岔河露营基地
推进产业融合 打造多层次产品
走进贞丰三岔河生态体育公园,由木板铺成的全长25公里健身步道,串起了峰丛石林和花海树林,吸引了很多游客来这里徒步健身、休闲观光。
“走起来让人舒心,而且站在这么美丽的景色里,又可以观赏到花,又有石林,真的很浪漫。”来自广西的游客李迎庆感慨地说。
同时,为了吸引自驾游客和高端游客,三岔河生态体育公园建设了7万平米的露营区,可同时容纳3000顶露营帐篷。自露营区投入使用以来,已经接待近20万人次。
公园还按照体育与旅游融合发展的理念,兴建了足球场、篮球场、羽毛球场等户外运动场所,游客们在这里不仅能休闲度假,还可以康体健身。
不仅如此,位于三岔河生态体育公园核心区的纳孔布依寨,依托生态体育公园的打造,与公园实现了客源共享,文化旅游与体育旅游互融互通。
遵义赤水首届VITA COCO瀑布跳水精英赛
三岔河生态体育公园“体育+旅游”的建设模式,正是贵州发展山地旅游探索了成功的经验。近年来,以山地康体养生游为目标,贵州正在逐步改造提升一批山地观光、休闲度假、康体养生等新兴业态。
“山地户外运动不能作为一个单一的运动项目来开发,要把体育和相关产业、事业融合起来,推动体育和各个方面融合,通过‘体育+’带动当地经济的发展。”张玉广说。
而以特有的自然景观、少数民族文化和地方特色等为基础,贵州正打造特有的集山地户外运动、体育休闲、旅游为一体的发展之路。
全省100个小城镇建设之一的贞丰县者相镇
紧邻三岔河公园的“布依之乡”者相镇,以“山地运动+文化”为引领,不断提升山地户外产品内涵;位于安顺紫云格凸河景区,以攀岩活动不断丰富产品有效供给,带来巨大的旅游效应;以清镇体育训练基地为核心的清镇国家生态体育公园,主打健康牌、养生牌,使健身与养生有机衔接,致力于成为国内一流的体育训练基地和山地户外运动体育旅游目的地。
事实上,全省各地整合山地资源和民族文化资源,积极开发民族传统竞技活动和特色体育赛事,建设一批有特色的山地户外运动基地,在全省范围内构建以点带面的户外运动旅游休闲目的地,最大限度地提升贵州山地户外运动的影响力。
万峰林热气球基地
开放发展模式 走出独特贵州路径
8月16日,2017国际山地旅游暨户外运动大会在黔西南州如期开幕。本届大会“天人合一·健康生活”的主题高度契合了“健康中国”的国家战略,全面体现了“旅游、运动、健康”三者的内在关系,有利于引导健康绿色生活方式、推动旅游与体育深度融合、推广健身休闲运动方式。
值得一提的是,在今年的大会上,由贵州发起成立的国际山地旅游联盟正式挂牌成立。“应该讲这不仅仅是贵州旅游业的一件大事,也是我们中国旅游发展的一件大事,标志着我们在国际旅游界有了一个重要的平台载体和窗口。”贵州省副省长卢雍政说。
卢雍政表示,要充分发挥好国际山地旅游联盟的重要作用,积极将其打造成为山地旅游标准制订发布、山地旅游资源投资合作、山地旅游产品拓展推广、山地旅游产业发展研究、中外人文交流与会员服务的高水平国际组织。
2017晴隆“二十四道拐”中国汽车拉力赛
过去几年,紧抓山地旅游及户外运动两张王牌,贵州省用国际山地旅游暨户外运动大会,搭建了深化旅游文化国际交流合作的重要平台,充分展示了贵州的山地旅游及户外运动品牌,也朝着世界级山地旅游目的地迈出重要一步。
近年来,贵州省发展山地户外产业积极探索开放发展模式,加强对外交流,共创互利共赢的发展模式,不断构建山地户外开放新格局。发起成立国际山地旅游联盟,正是贵州在“一带一路”等国家战略大背景下,结合贵州资源优势和建设国际知名山地旅游目的地目标定位作出的重要决策。无疑,这让贵州在国际山地旅游及户外运动中的话语权进一步加深。
“这些都是展示贵州乃至国内外山地旅游资源、户外运动发展水平、旅游扶贫经验及成果的重要窗口,成为打造山地旅游和户外运动国际交流合作的高端平台。”张玉广表示,立足国际化、“体育+”化、品质化,贵州着眼于构建贵州山地运动的世界话语体系、户外运动的经济体系、人文品质内在生长体系,山地户外运动正在走出高效优质的内涵式发展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