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全球步入老龄化社会,罹患阿尔茨海默(简称AD)的人越来越多。专家表示,AD是前10大死因中唯一无法治愈的疾病,目前仅有的几种药物只可以缓解症状。确诊AD后病人通常只能存活5-9年,治疗及护理过程带给家庭沉重的经济和心理负担。预计到2050年,全球AD患者人数将超过1.31亿。
近年来,美国、英国、俄罗斯、日本等国家逐年加大对AD的病理研究和新药探索。在俄罗斯,科研机构将珍稀植物西伯利亚冷杉列为新的研究突破口,并已批准西伯利亚冷杉针叶提取聚戊烯醇制剂上市,作为医药品用于AD症状缓解与干预。多方向突围,打破AD治疗瓶颈,正在成为世界卫生组织和国际医学界的共同行动。
病理复杂 AD药物极其稀缺
阿尔茨海默症是一种起病隐匿的进行性发展的神经系统退行性疾病。临床上以记忆障碍、失语、失用、失认、视空间技能损害、执行功能障碍以及人格和行为改变等全面性痴呆表现为特征,病因迄今未明。在老年痴呆患者群体中,主要为阿尔茨海默症患者,约占60-70%。
研究发现,阿尔茨海默病可能是一组异质性疾病,在多种因素包括生物和社会心理因素的共同作用下才发病,可能的致病因素和假说多达30余种,包括家族史、头部外伤、低教育水平、高血压、糖尿病、病毒感染、抑郁等。其中,β-淀粉样蛋白(Aβ)和tau蛋白被认为是阿尔茨海默病的标志性蛋白,针对其各自的毒性作用形式,近十多年来已进行了广泛的研究。
然而,以β-淀粉样蛋白(Aβ)和tau蛋白为方向新药试验大多以失败告终,其中包括礼来、葛兰素史克、辉瑞等国际医药巨头。迄今为止,美国FDA仅批准了5个用于改善AD症状的药物,包括4个乙酰胆碱酯酶(AChE)抑制剂和1个天门冬氨酸(NMDA)受体拮抗剂(美金刚)。在我国,以上AD药物皆为自费药,且极为短缺。
在日前举办的2018年GMIC论坛上,国际著名神经科学家,清华大学医学院教授鲁白表示,“AD全球每年花费近1万亿美元,占全球GDP的1.2%。到了2050年,65岁以上的老年人中将有13%将得AD,如果没有新药,美国用于AD的费用将是年GDP的10%。”相关机构预测,到2050年全球老年痴呆护理费用支出将超过10万亿美元。AD无疑是真正的“蓝海”,但要实现突破仍有很长的路要走。
中俄合作 探索西伯利亚冷杉
目前,医学界的对阿尔茨海默的研究已进入分子水平,人工智能(AI)也被用于AD的辅助诊断与干预。而一些药理学家受传统医学启发,寻求植物疗法,例如从具有醒脑安神、抗菌消炎和抗氧化等医学作用的西伯利亚冷杉针叶寻找突破口,并进取了突破性进展。
澳大利亚墨尔本史威本大学脑科学研究所进行的一个试验表明,西伯利亚冷杉中提取的聚戊烯醇能提高AD患者的认知能力、改善脑症状程度和酶活性的影响。针对早期、中期AD患者的临床试验表明,聚戊烯醇不仅能修复血浆AChE、MAO、BuChE功能,也能修复脑中5-羟基胺脱氨基反应的水平,使损伤的神经元介质恢复正常。
“这个发现令人惊喜,”长期致力于西伯利亚冷杉健康价值研究的俄罗斯托木斯克国立大学化学副博士卡莉娜介表示。西伯利亚冷杉的针叶里含多种单萜类化合物,其中挥发油含有20多种,它具有抗菌消炎、醒脑安神的作用,特别是在提高人体细胞抗氧化能力、增加免疫力方面效果显著。
作为珍稀树种西伯利亚冷杉的主产国,俄罗斯对西伯利亚冷杉聚戊烯醇同样进行了大量研究。俄罗斯和拉脱维亚医科院利用西伯利亚冷杉针叶提取的聚戊烯醇开发了ROPREN制剂,在缓解神经退行性疾病、免疫功能、护肝、多发性硬化症、抗肝炎病毒和艾滋病毒以及辅助化疗白血病等方面具有明显的药效。目前,聚戊烯醇制剂ROPREN已获得俄罗斯卫生部批准作为药品在俄罗斯生产和**。
中国是全球AD人数最多的国家,约占全球的1/4,西伯利亚冷杉在AD方面的积极作用,也引进了中国健康企业的关注。以北京西伯利亚白桦茸研发有限公司为例,受“一带一路”政策利好,与俄罗斯合作伙伴共同投资在托木斯克建设冷杉研发基地,进行西伯利亚冷杉人工培育与种植,通过间伐和补种西伯利亚冷杉,源源不断地获取开发西伯利亚冷杉深加工产品的必需原料,运用液化二氧化碳萃取法、微囊包裹工艺等提取冷杉精华,为西伯利亚冷杉AD的深入研究创造条件。
北京西伯利亚白桦茸研发有限公司董事长、俄罗斯托木斯克冷杉研发基地总经理杨波表示,“阿尔茨海默病的研发仍处探索阶段,没有黄金标准,但我们可以竭尽所能延缓他们的认知衰退。通过中俄冷杉研发团队的跨境合作,持续提高研发水平,争取让更多AD老人使用纯天然、原生态的西伯利亚冷杉精华,帮助他们维持正常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