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UTHINKS新坚固指出,2018年的骗局,遍地都是,甚至个个都是爆款。如果你成功避过了2015年新三板、股zai的的骗局,也逃过了2016年P2P的骗局,甚至连2017年的骗局都没踩,那恭喜你在金融圈的战斗值已经战胜了99%的人,已经是百炼成钢、斗战胜佛。但是RUTHINKS新坚固提醒先别得意,2018年还有一波骗局在前面等着你。
下面RUTHINKS新坚固就来数一数,2018年的投资有哪些骗局。
股权投资的骗局
股权投资本来成功概率就低,10个项目里可能能成个两三个,剩下的就当打水漂了。要不然中国2000多万家企业中也就3500家上市公司。股权投资的生意经就是用这能赚钱的两三家公司的收益,覆盖剩下的七八家的损失。而能否提高成功率,拿到好项目是关键,这就要考验投资机构的挖掘技术哪家强了。
股权投资按照投资时企业发展阶段不同,又有不同的骗局法。
一创投的骗局:最多
RUTHINKS新坚固指出,创投的骗局,不少人跳过。当年万众创业、大众创新,一波波人前仆后继。创投的骗局一直都是最多的,90%的企业熬不过前三年,创业成功不易。一般的项目,资本看不上,融不到资死路一条;好的项目,国人复制能力超强,然后是比烧钱,抱不上BATJ大腿的最后被对手用钱砸死。最典型的是共享单车,创业者和资本快速涌入。一开始红橙蓝绿紫各色单车都有,颜色都不够用了。到后面变成烧钱接力赛后,只剩摩拜和ofo两家胜出,其他的都壮烈了。在这种烧钱游戏中,各路资本陷入痛苦的抉择:不继续烧钱,马上死;继续烧,可能能挺到接盘侠出现,也可能死的更惨烈。共享单车从战国七雄到最后两家楚汉争霸,时间不超过一年。这也意味着投了其他家共享单车的创投资本,都打水漂了。
中国经济就像一辆高速行驶了30多年的火车,现在已经进入减速换挡的阶段,有觉悟的说法是我们进入了“新时代”。这同时也意味着,各行各业能赚钱的茅骗局都已经被占了,创投资本要想挖到金矿,必须找到业态、新商业模式、新思路。而不管是哪一个新赛道,你会发现前面都有BATJ的身影。人工智能、国产芯片、共享系列的龙头企业都已被各资本巨头瓜分。普通创投投资人能从这些大机构虎口夺食吗?
创业投资,本身就是一场豪赌。堵对了,后半辈子吹牛逼的资本就有了;堵错了,就得为自己的梦想窒息(而死)。
二、PRE-IPO的骗局:最美
PRE-IPO,可以简单理解为企业上市前最后一轮融资。能达到这个阶段的企业,利润基本上千万。这时候企业老板自我感觉都不错,认为IPO的希望大大的有,并煞有介事的请来券商、律所等各路神仙出谋划策。各路神仙为了多收三五斗的中介费,几番密谋之后,一份精心炮制的PRE-IPO融资方案出炉了。有了IPO的预期,销售机构再来个饥渴营销,悄悄的告诉投资者额度稀缺,爱买不买,投资者自然争先恐后的掏腰包。
放以前,PRE-IPO还真有不少投资者赚的盆满钵满,特别是新股大开闸的2016、2017年。但是到了2018年,恐怕骗局会越来越多。
首先是政策的变化。前两年,为了疏通企业排队上市的堰塞湖,新股过会率奇高,只要不是缺胳膊少腿,基本上会就能过。而从2017年末开始,特别是新一届大发审委成立以后,过会率快速下降,甚至发生了某一批次3家企业全部被毙的惨案。后面有些企业吓尿了,主动称病,要求延后审理。会里的态度是有病就得治,赶紧上来,给你个痛快。所以,PRE-IPO企业能否顺利上市,既要看命,也要看运。
其次是新股上市后收益率的降低。以前,上市钟声一响,黄金万两,都是十几倍、几十倍的暴利,投资人数钱数到累岔气。现在上面的导向,是消除监管套利,翻译过来就是:别老想着躺着就把钱挣了,苍老师都知道急流勇退!2016年上市的新股,平均开板涨幅有3倍,2017年这个数字下降到2倍,2018年初已经有不少新股涨一倍就开板了。以后,打新收益率只会越来越低。并且对PRE-IPO的投资者来说,新股上市后要锁至少一年才解禁。坏消息是,2017年末已经有不少新股解禁时破发了。
其三是一‘、二级市场的价格倒挂。好的PRE-IPO项目,各路资本哄抢,估值快速抬高,电动车龙头宁德时代的估值1300亿,坊间传闻正在谋求上市的小米估值2000亿。反观二级市场,经历了2017年的小票熊市,不少绩优成长股跌的亲爹娘都不认识了,PE估值已经下降到20倍,比PRE-IPO的估值都便宜。现在已经有不少规模上百亿的创投大鳄,也认为一级市场水浅王八多,纷纷准备进入二级市场淘宝。
三、新三板的骗局:最郁闷
2015年,新三板有过一波昙花一现的牛市。彼时,新三板的股票鸡犬升天,新三板的基金一份难求。自那以后,新三板股票便犹如吃了泻药,一路阴跌。跌得中科招商直接退市,跌的股神王亚伟折戟而退,指数也跌穿了地板价1000点。当初兴冲冲进去的投资者,到现在有苦难言。
不仅投资者,挂牌企业也是哑巴吃黄连。花了一两百万的中介费用,吐出了之前少缴的税,挂板以后却发现没有融资功能,甚至连交易功能都没有。只是浪得个上市公司的虚名,也只能在不懂行的人面前忽悠。
行情低迷之下,各路人马也是纷纷打起了退堂鼓,怪招频出。各大券商投行开始拒接新三板的单,甚至撤销场外市场部;有业绩的企业纷纷停牌谋求转板,还有不少创新层企业自降身价要求降为协议转让。
眼瞅着形势不妙,股转系统在2017年底祭出三大奇招:引入竞价交易、保持创新层稳定、强化信息披露,冀图挽回市场信心,于是乎新三板又开始欣欣然向荣起来。
然而,这些措施也就是强心剂,无法药到病根。新三板的根本问题是其定位不清晰:“到底是股权市场还是股票市场?“。既有股权市场的交易门槛(500万起开户),又有股票市场的交易、融资形式。担心普通投资者无法识别风险而垒高的门槛,注定也导致新三板流动性枯竭。
当初,开设新三板的初衷是当做注册制的一块试验田,现在注册制不了了之,新三板可能就要没有目标的一直试验下去,就像当年的B股制度。
所以,2018年的新三板投资,恐怕不会有太多新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