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8月30日,总书记在给中央美术学院8位老教授回信中,就做好美育工作,弘扬中华美育精神提出殷切期望。时隔十天的9月10日,总书记又在全国教育大会上的讲话中强调,要全面加强和改进学校美育,坚持以美育人、以文化人,提高学生审美和人文素养,将“美育”置于重要的地位。
在总书记相继提出开展美育工作重要指示一周年之际,中国教育电视台《美育中国》栏目录制现场,迎来了两位重量级嘉宾——第十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中国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主任顾秀莲和第八届国务委员、第九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彭珮云。
顾秀莲主任一直以来非常关心中国青少年的健康成长和青少年美育工作的发展,2008年担任中国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主任后,更是将全部的心血和努力投入在这项工作中。在《美育中国》栏目专访中,顾秀莲指出“美育是指培养学生认识美、爱好美和创造美的能力的教育,美育可以提高学生思想,发展学生道德情操,可以丰富学生知识,发展学生智力,可以增进人们的身心健康,提高体育运动的质量,可以鼓舞学生热爱劳动、热爱劳动人民,并进行创造性的劳动。”
在谈到实施美育的途径的问题时,顾秀莲从社会美育、学校美育、家庭美育“三位一体”的角度谈了自己的看法。她谈到“社会美育,是提高普通公民审美水平的重要一环。它也是学校美育以外的补充——学校美育难以给予学生足够的个性发展空间,而社会美育在时间、空间、教育内容和课程资源等方面更加灵活和丰富,弥补了学校教育的局限。同时,它是实现家庭美育、学校美育以及社会美育这“一鼎三足”相连接最有效的黏合剂。”
如何推进未来的社会美育工作,顾秀莲提出了“大教育”的概念,她谈到:在大教育背景下,通过整合各方面的教育资源,使各层次的人群根据其个性特征进行针对化的艺术学习,以此建立完善、成熟的中国美育体系。
年逾九十岁高龄的彭珮云女士,在上世纪80年代中期,她担任国家教育委员会副主任分管艺术教育工作期间,在她的主持和推动下,全国学校艺术教育工作迎来了一个全新的发展时期,这也是中国艺术教育史上被称为“艺术教育春天”的特殊历史时期。
她认为,建立具有中国特色、充分体现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的学校艺术教育体系,是一项宏伟、艰巨的任务。首先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进一步提高对美育重要性的认识,纠正重应试、轻素养的倾向。在发展学校艺术教育时,要十分关注用健康向上的作品温润心灵,启迪心智,引领风尚,坚决抵制低俗庸俗媚俗的倾向。其次要不断促进教育公平,重点关注农村、边远、贫困和民族地区美育教学条件的改善,加强分类指导,因地因校制宜,坚持整体推进与典型示范相结合。
为表达对美育工作的关注和支持,彭珮云还亲自为全国学校美育联盟题词“美育让学生更美丽”。
在《美育中国》栏目录制现场,顾秀莲、彭珮云还与中国教育电视台台长袁小平、中国教育电视台副台长陈宏进行了交流,充分肯定了《美育中国》栏目的策划创意工作,并希望栏目的推出可以为美育工作的发展起到积极的作用。
除了老一辈领导的关心、支持和重托,在《美育中国》栏目制作过程中,一大批“德艺双馨”的艺术家、教育家走进栏目制作现场。中国舞蹈家协会主席冯双白,中央芭蕾舞团团长冯英,北京市教委巡视员王定东,甘肃省人民政府参事、甘肃省教育厅学校艺术教育指导委员会常务副主任孔庆浩,中国教育学会原常务副会长郭永福,浙江歌舞剧院舞蹈团团长刘福洋,中央美术学院教授郑勤砚,中国歌剧舞剧院首席舞者唐诗逸、中国管理科学院青少年美育中心主任胡雪、中国文化艺术发展促进会美育工作委员会副主任史金良等美育理论研究者和实践者相继走进演播厅,为美育教育工作出谋划策。
《美育中国》栏目是由全国学校美育联盟为指导单位,中国教育电视台、常青藤美育联盟共同策划,中国教育电视台制作的一档以“关注美育热点、聚焦美育难点、创新美育观点”为宗旨,以打造“大美育,网络育人,培根铸魂”为核心理念,关注青少年综合素养提升,聚焦多元化视角下的美育普及,展示社会美育、家庭美育、学校美育成果的公益电视栏目。栏目将于近日在中国教育电视台一套开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