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人脸识别已经很常见了,确实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便利,但是人脸识别的弊端也日渐显现。在网络不断发展的今天,信息在网络上的传播速度十分之快,信息量也成爆炸式增长。在这个大数据时代,我们的隐私信息的泄露也更加容易了。
而“人脸识别第一案”也引起人们对于人脸识别泄露隐私的关注。郭兵购买了杭州野生动物世界的年卡,支付了一千多的年卡费用,在郭兵办理该卡时,园方明确地表示在年卡一年的有效期内可以通过验证指纹和年卡入园游玩。但是在一段时间后,杭州野生动物世界给郭兵发短信表示园区的指纹识别已经取消了,现在园区使用人脸识别系统,没有注册人脸识别的游客不能入园。这让郭兵觉得人脸识别采集了自己比较敏感的信息,特别容易泄露自己的隐私,会损害自己的利益。于是将杭州野生动物世界告上了法庭。
近日,这个“人脸识别第一案”也总算有了结果,杭州富阳法院判决杭州野生动物世界采集郭兵及其家人的人脸信息,超出了法律意义上的必要原则要求,不具有正当性。
这个案件之所以引起人们的关注,是因为人脸识别还是一种新技术并且和我们每个人都息息相关。
对于隐私,每个人都是很在意的。但是,在生活中,我们的隐私或许已经被泄露得差不多了。例如,网上购物时我们的住址、电话等信息已经被收集;一些APP的使用会让我们同意一些权限,如访问通讯录、访问相册、访问位置信息等;某些小区进出需要人脸识别;甚至一些地方取快递也要进行人脸扫描。
有些人懒识别确实能避免一些问题,例如小区使用人脸识别极大程度上减少了陌生人员的进入,取快递进行人脸扫描也能有效避免错拿、误拿快递的现象。但是,这些信息一旦泄露,会使我们处于极为不利的境地,我们的人身安全、财产安全会有风险。
特别是人脸信息,一般成年人的面部是不会有太大的改变,一旦这些信息被泄露,被不怀好心的人使用,后果将难以想象。
虽然我国目前还没有出台专门针对人脸识别问题的法律法规,但我们可以运用相关法律知识来维护自己的权益。
因此掌握一些基础的法律知识是很有必要的,俗话说未雨绸缪,学习一些法律知识,不会让我们在发生类似情况、自己权益受到损害时不知道该如何去处理。
对于隐私权,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隐私权和个人信息保护中,都有详细的说明。对于隐私、个人信息以及个人信息如何处理等概念作出了界定,对禁止实施侵犯隐私权的行为的类型做出了说明,以及规定了隐私权和个人信息保护的相关问题。这些知识,我们还是很有必要学习了解的。
懂得如何维护自己的权益是十分重要的,掌握必备的法律知识更是明智的举动,我们要学会用法律来保护自己。《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我们不妨可以去阅读和学习一下,阅读《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一定是百利而无一害的。